• 0573-82850825
  •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news
    博鳌论剑Fintech:是技术革命而非场景革命
    2017.03.27

    2013年,互联网金融概念正在野蛮发展的时候,“金融科技”(Fintech)从天而降,同时也带来了如“科技金融”等许多衍生概念。2017年,新金融行业进入了强监管时代,而正在上演新一轮奇迹的“金融科技”只是概念转换,还是货真价实的新风口?金融科技的实质,究竟是金融,还是科技?


    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金融科技( FinTech):科技,还是金融?”圆桌论坛上,包括李东荣、马蔚华、计葵生、陈生强等监管层代表和企业界代表围绕“金融科技”话题,对金融和科技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认为,科技金融是自己做生意,金融科技是跟传统金融机构一起做生意。陆金所CEO计葵生表示,金融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将慢慢发掘出来。前招商银行副行长马蔚华则指出,金融科技要避免野蛮生长。


    金融融科技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生意


    Fintech一词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花旗银行的一个项目名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改变。2013年,京东金融第一次在国内提出“金融科技“后,它就成为了行业通用的名片。近年来,“金融科技”一词的热度逐渐上升,也衍生出了“科技金融”等表述。那么”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 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在论坛现场,来自政、商、学界的行业大佬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最后一致认可了技术驱动对金融发展的意义,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才能被称为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


    前招行行长马蔚华表示,现在“金融科技”貌似“忽然一夜春风来”,很多互联网公司一挂牌,摇身一变都成了科技金融公司。对此,马蔚华虽然表示了担忧,认为一定要避免金融科技的野蛮生长,但是也认为金融科技对以普惠金融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例如通过大数据对中小企业实现更好的金融服务,实现跨行业、人群、国界、地区的资源配置。


    陆金所CEO计葵生则表示,金融科技一定要把金融的优势保持好,科技跟大数据的优势慢慢发掘出来,这个发掘包括三段:一个是在信用方面或是融资方面,第二段是对投资上的理解跟分类,第三个就是匹配的逻辑,怎么样的人看到怎么样的产品或者是参与什么样的市场,这些非常重要。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认为,并非是互联网公司转身一变就能叫金融科技公司了,而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数据加技术。以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为例,京东商城积累了十多年的用户数据和交易数据是业务的基础,京东金融用这个数据联合购买、合作和投资的其他数据库,搭建了核心的风险定价模型,目前这个模型涵盖了超过三万个变量。同时,还需要借助科技搭建成熟反欺诈系统、反洗钱系统等。真正的金融科技应当尊重金融的本质,做好风险定价,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帮助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换句话说,做金融科技首先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技术积累,其次是要致力于向行业输出自己的技术能力,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金融。


    科技金融是自己做产品,金融科技是做开放平台


    关于“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等层出不穷的概念,业界众说纷纭,普通百姓也都不明所以。在博鳌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上,作为在国内首位提出“金融科技”的企业家,陈生强首次完整阐述了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这也成为了当天论坛上最亮眼的论点之一。


    陈生强认为, 如果对比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是场景的拓展,而金融科技是技术的革命。互联网金融更多是将互联网作为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而金融科技是以数据为基础、技术为手段,改变金融行业的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互联网金融更多是卖产品,而金融科技更核心的是帮助金融机构设计产品,去做以前做不了或者做起来成本很高的事情,场景的拓展只是金融科技的一个维度。


    如果再对比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科技金融一般是指互联网公司通过技术给自己做产品,自己做金融;而金融科技主要是服务金融机构,是一个开放平台。


    从陈生强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京东金融将数据驱动下的风险定价能力当做自己的竞争壁垒。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融通,其核心是风险定价。做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如果不遵循金融行业的本质,坚持风控为战略核心不动摇,那就有很大的危险。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资金成本就能够变得很低。而这一壁垒的建造依托于数据能力和技术能力。这使得与金融科技结合的普惠金融业务拥有独特优势:如可以快速、大规模的获取用户;可以通过用户标签,更精准的找到特定的目标用户,提升转化率;还可以利用大数据风控体系,减少人工审核。


    普惠金融的核心是要降低成本


    作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普惠金融发展,也是今年的博鳌论坛焦点之一。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中,普惠金融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屡被提及,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明确鼓励科技类企业发展普惠金融。


    而本次论坛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本次博鳌论坛释放出普惠金融观点的更多的是在金融科技分论坛之下。普惠金融在中国已经讲了很多年,但实际上到底如何实现普惠金融却似乎从未找到门路。传统金融机构在践行普惠金融时,往往会因为成本过高,效率过低而受挫。随着金融科技公司在这两年的崛起,似乎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又有了新的方法。


    陈生强就在论坛上表示,普惠金融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可负担成本过高,本身的商业模式就不成立。而在金融科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风险定价体系中,普惠金融的变动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从而提升服务和风控效率、降低服务和获客成本。


    对此,京东的思路是投入巨大的固定成本,让变动成本大幅下降,甚至变为零,从而通过规模效应获得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据了解,京东金融每个业务的前期都要在数据、研发和系统上大量投入,这是固定成本,而每个订单的操作成本是变动成本。拿信贷业务来说,京东金融没有一个人工信贷审核,全平台实现机器自动化放贷,每单的变动成本近乎等于零。京东金融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京保贝可以做到3分钟放贷,其交易系统具备1秒钟处理几十万笔交易的能力,这在过去的金融服务中是不可想像的。每单的变动成本几乎为零,才能做到真正惠及用户。规模越大,摊薄变动成本,商业模式就会成立。


    据了解,截至目前,京东金融依靠超低的运营成本,已经累积服务了超过10万家中小企业,累积放贷总额达到2500亿。为农村人口放贷额度累积达到400亿,帮助了4.2万贫困人口得到金融服务。可以期待的是,待京东金融的核心技术能力向传统金融机构开放之后,传统金融的普惠化也将实现加速。


    来源:搜狐财经